瑪嘉莎塔碧眼中的波斯(《我在伊朗長大》序)

瑪嘉莎塔碧《我在伊朗長大》序
公元前2000年,正當埃蘭民族(Elam nation)在巴比倫(Babylon)之旁發展文明的時候,印度和歐洲的侵略者在遼闊的伊朗高原定居下來並為之命名。「伊朗」一詞來源于Ayryana Vaejo,意思是「亞利安人的發源地」。亞利安人是半游牧民族,他們的後裔是米堤亞人(Medes)和波斯人(Perslans)。公元前7世紀,米堤亞人創建第一個伊朗國家,後來被居魯士大帝(Cyrus the Great)摧毀。公元前6世紀,居魯士大帝建立了後來成為古代最偉大帝國之一的波斯帝國。伊朗以前被稱為波斯(Persia)—她的希臘文名字—直到1935年,雷扎國王(Reza Shah),也就是最後一位伊朗國王的父親,要求大家稱這個國家為伊朗。

伊朗很富裕。由於她的財富及有利的地理位置,很容易成為攻擊的對象。伊朗經常受外國勢力的統治︰亞歷山大大帝(Alexander the Great)、西邊的阿拉伯鄰國、土耳其和蒙古的征服者。然而波斯語言和文化經受住了這些侵略。侵略者們被這種強有力的文化所同化,而且從某些方面來說,他們也成為了伊朗人。

20世紀,伊朗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。雷扎國王決定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和西方化,與此同時,一種新的財源被發現了,那就是石油。隨著石油而來的是新一輪侵略。西方國家,尤其是英國,對伊朗經濟施加了強大的影響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英國、蘇聯、美國要求雷扎國王跟他們聯合起來對付德國。但雷扎國王同情德國,宣布伊朗為中立國。於是同盟國侵略並佔領了伊朗。雷扎國王被流放了,由他的兒子穆哈默德‧雷扎‧巴勒維(Mohammad Reza Pahlave)繼承王位,他被簡稱為「沙赫」(Shah)。 

1951年,伊朗首相穆哈默德‧莫薩德克(Mohammed Mossadeq)使石油工業國有化。為了報復,英國發動全面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。1953年,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英國情報機構的幫助下,組織了一場政變。莫薩德克被推翻了,早年逃往國外的伊朗國王重新回來執政。伊朗國王在位直到1979年,然後為逃避伊斯蘭革命離開了伊朗。 

從那以後,人們談起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,總是將她與基本教義派、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。我作為一個在伊朗度過大半生的伊朗人,知道這個形象遠非屬實。正因為此,創作《波斯波里斯:我在伊朗長大》對我來說才這麼重要。我認為,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。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、在兩伊戰爭中喪生、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、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。人可以原諒.但絕不應該忘記。 

瑪嘉‧莎塔碧 2002年9月于巴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